叩头 Kowtow
叩头是东亚一种传统仪式和礼节,又称为磕头,日本称为土下座。行此礼的人以双膝跪地,以头触地。用以表示高度的忠诚和尊敬。这种仪式本来用于人类对神佛,子女对父母、祖先,或犯上严重错误时道歉。
康有为在《拟免跪拜诏》中对中国君臣礼仪的演变总结道:“汉制,皇帝为丞相起,晋、六朝及唐,君臣皆坐。宋乃立,惟元乃跪,后世从之。” 因此,元朝蒙古人将佛教向神跪拜的仪式世俗化,跪拜转化为朝臣觐见皇帝的礼仪,到明王朝,皇权更盛,因而续承元朝之礼。秦之后,残酷的人殉已经消失;而明代朱元璋重用活人殉葬,也将跪拜仪式化,并时常在朝廷以廷杖之刑处罚大臣。 清代废弃了廷杖,但保留明朝已定型的跪拜仪式,包括人子对祖先,普罗大众对官员,下属对于长官,臣子对君主的礼仪。这种礼仪,在清朝近现代与其他国家如英国外交官员接触时,常引起外交礼仪上的重大争议 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