柳条边
柳条边(满语:ᠪᡳᡵᡝᡤᡝᠨ
ᠵᠠᠰᡝ,转写:biregen jase)是指中国清朝17世纪后半期,于东北地方兴建的堤防壕沟,因为广设柳树,故称柳条边。第一期的柳条边,范围从威远堡(今辽宁省开原市)为中心点,南至辽宁**,西南到长城的山海关,长达1950公里。第二期,则从威远堡往东北走向,一直展筑到松花江边的吉林市,全长690公里。一般来说,该壕沟关防,是为了保护盛京(今沈阳市),并禁止关内人移居至关外。
1860年,俄国侵犯柳条边外多笔土地。加上关内人口暴增,关外土地极待开发等因素,1873年柳条边予以撤除,其关防防堵措施亦取消。有学者认为柳条边的实施导致俄罗斯能够轻易的殖民东北北部,并令中国失去了黑龙江以北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共100万平方公里的领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