苦行僧



苦行僧(Sadu)是印度盛行的修练方式,常有苦行僧蓬头垢面、衣衫褴褛,带着象征湿婆裨的三叉杖,边走边吟诵古经文。苦行僧必须忍受常人认为是痛苦的事,如长期断食甚至断水、躺在布满钉子的床上、行走在火热的木炭上、喝尿吃屎、忍酷热严寒等事情,来锻炼忍耐力和离欲。
一般婆罗门尊崇苦行僧,但是大多数的婆罗门都不是苦行僧。耆那教有两派别,天衣派主张苦行,白衣派不主张苦行.释迦牟尼成佛前曾修苦行,「昼便入林中。夜便露坐……至冢间。取彼死人之衣。而覆形体……日食一麻一米。形体劣弱。骸骨相连。顶上生疮。皮肉自堕。犹如败坏瓠卢……」。后来发现修苦行并不能达到究竟,于是转以其他方法修行成佛.释迦牟尼佛曾在优罗毗罗村收留五名苦行僧,此为佛经上记载的「初转法轮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