约瑟夫·汤姆孙 J. J. Thomson



约瑟夫·汤姆孙爵士 Sir Joseph John Thomson ![]() | |
---|---|
![]() | |
出生 |
1856年12月18日![]() |
逝世 |
1940年8月30日![]() |
居住地 |
![]() |
国籍 |
![]() |
研究领域 | 物理学家 |
机构 |
剑桥大学 普林斯顿大学 耶鲁大学 |
母校 |
曼彻斯特维多利亚大学 剑桥大学 |
博士导师 |
约翰·斯特拉特![]() 爱德华·劳思 |
博士生 |
查尔斯·威耳逊![]() 欧内斯特·卢瑟福 ![]() 约翰·西利·汤森德 欧文·理查森 ![]() 威廉·亨利·布拉格 ![]() 爱德华·阿普尔顿 ![]() |
其他著名学生 |
查尔斯·巴克拉![]() 弗朗西斯·阿斯顿 ![]() 罗伯特·奥本海默 马克斯·玻恩 ![]() 保罗·朗之万 杰弗里·泰勒 尼尔斯·玻尔 ![]() |
知名于 |
葡萄干布丁模型 电子 同位素 质谱 电磁波导 汤姆孙散射 |
著名奖项 |
![]() 科普利奖章(1914年) |
签名 约瑟夫·汤姆孙爵士,OM,FRS(英语:Sir Joseph John Thomson,1856年12月18日-1940年8月30日),英国物理学家,电子的发现者。 汤姆孙1856年出生于英格兰的曼彻斯特附近,苏格兰人家庭。他在曼彻斯特的欧文学院学习了工程学,搬到了剑桥大学三一学院。1884年他成为剑桥大学卡文迪许物理学教授,即卡文迪许实验室主任。1890年他与露丝·佩杰特结婚,并养育了两个孩子。他的学生之一是欧内斯特·卢瑟福,卢瑟福于1919年接替汤姆孙就任卡文迪许物理学教授。 受到詹姆斯·麦克斯韦工作的影响和X射线的发现,他推导出阴极射线(参见阴极射线管)存在于带负电的粒子,他称之为“微粒”,这种微粒现在认识为电子。电子曾经被约翰斯东·斯通尼提出过,作为电化学中电荷的单位,但是汤姆孙认识到电子也是亚原子粒子,这一点是第一次被发现。1897年他的发现为人所知,并在科学圈内引起了轰动,并最终于1906年被授予诺贝尔物理学奖。 极富戏剧性的是,他的儿子乔治·汤姆孙后来因证实电子是一种波而被授予诺贝尔物理学奖。(参见波粒二象性)
英语百科
J. J. Thomson 约瑟夫·汤姆孙(重定向自Joseph John Thomson)
![]() ![]() ![]() Sir Joseph John Thomson OMPRS (/ˈtɒmsən/; 18 December 1856 – 30 August 1940) was an English physicist. He was elected as a fellow of the Royal Society of London and appointed to the Cavendish Professorship of Experimental Physics at the Cambridge University's Cavendish Laboratory in 1884. |
|
随便看 |
英汉双解词典包含3607232条英汉词条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单词的翻译及用法,是英语学习的有利工具。
京ICP备09058993号 更新时间:2025/5/13 3:59:37